大唐好市民_章12 大侄女的兴趣与爱好
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“大唐好市民 书迷楼”查找最新章节!
牢记本站最新网址:https://www.shmlou.com
听到书生的咒骂声此起彼伏,张义山眉头微皱。
在他的记忆中,张悦在刘玉翠地教育影响下,虽然行事作风泼辣,但谦让、知礼数,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反常。
其实,张义山不知道的是,他没留意书生的谈话,而张悦却是注意上了。
见张悦有惊无险地挤到了人群前面,他心中稍宽,小孩子拥有好奇心、求知欲,是好事。
就在他准备吆喝卖包子的时候,意外又发生了。
被推搡的书生们,才发现始作俑者是一个十岁的女娃娃,纷纷气恼地看着张悦。
“哼,你是谁家的女娃,如此不懂礼数,你家大人呢?”
“无礼至极、无礼至极,如此女娃,可见她家大人也是蛮横无理之人。”
张义山听到这话一阵脸红,心道,大侄女啊大侄女,你要干嘛,你知不知道,你这样乱来会影响阿叔卖包子的啊。
可是人群太密集,他也没办法进去将张悦拽出来。
又有书生瞧见张悦盯着酒肆墙上贴着的纸张,理都不理众人的针锋相对,就开始嘲笑道:“女娃,你可看得懂上面写的是什么吗?”
“恐怕这缺少家教的女娃,连字都不识。”
“这女娃家的大人也不管管,我等一堆监生都破不了的题,这女娃娃凑啥热闹?”
“真是家教不严,累死双亲啊!”
“哈哈,兄台此言甚对……”
张义山皱眉,事情演变成这样,他必须管管了,免得张悦被人欺负,这左一句“家教不严”,右一句“累死双亲”,若是让这群书生再嘴臭下去,难免不会给张悦造成心理阴影。
张义山打定被书生捶一顿地心思,正要挤入人堆,强行把张悦带出来的时候,只听书生人堆中的张悦说道:“我是识字的,我六岁阿娘便教我识字,酒肆墙纸上写着的是道算学题,‘今有池方一丈,葭深其中央,出水一尺,引葭赴岸,适与岸齐,问水深、葭长各几何?’第一道题破了便会知晓第二道题,再破之,第三题现,如此,连破三题者,便可在文香酒肆连饮三月,浊酒吃食、胡姬歌舞皆免费。”
听着张悦娓娓道来,一干书生瞠目结舌,就连张义山都一脸惊愕。
刘玉翠出生书香门第,张义山是知道的,否则刘家怎么会那么反对刘玉翠嫁给一个耕地苦哈哈。平时刘玉翠教没教张悦识字,他就没有印象了,毕竟他那时候还是“痴症”患者,能记下多少事,只有天知道。
其实大唐是个奔放而自由地时代,没有裹脚布,没有三从四德,女性能不能念书完全取决于家庭经济条件,否则这个时代怎么会出现女皇帝、女权臣、女文人?
“丫头,莫非你也想要解题?”一个书生突然说道,点醒了在场还在发愣的书生,所有人都带着惊愕看着张悦。
张悦触及众人火辣辣地目光,毕竟年龄小,没经历过这样的场合,顿时脸颊红彤彤地,不好意思地低下头,用微弱地声音,道:“我、我也想试试。”
“丫头,这算学可不是识字那么简单哦。”
“这丫头其志可嘉,你还是回去吧,你又没学过算学。”
周围的书生言语中越来越客气,这年月识字的都是文化人,文化人与文化人容易惺惺相惜,哪怕张悦是个只有十岁的女娃。
张悦道:“阿娘教我学过算学地。”又怕旁人不信,继续道:“我八岁便学了小九九歌诀(乘法口诀),九岁便学了《九章算术》,就是没学全。”
这回全场的人都没了动静,那些书生中好多是监生,他们大多人都是到了十六七,才接触算学、才接触《九章算术》这本书,此刻一个乡野女娃娃说八岁就背小九九歌诀,九岁学《九章算术》整整比他们早了六七年啊。
一个书生叹道:“古往今来年幼聪慧者不在少数,小妹妹,你既然学过小九九歌诀和《九章算术》,那就有资格破这文香酒肆的题,诸位说是也不是?”
“这番人的题为难我等三月,欺我大唐无人呼,小妹妹年少,若能解之更秒。”
“说得对,让那番人知晓自己的题十岁女娃可解,气死那出题的番人。”
“哈哈,如此甚妙。”
这回画风突变,之前还人人喊打的张悦,现在又受到这群书生的推崇,这变故让张义山不由得苦笑,心中更是吃惊,以前傻傻的前身,怎么就没发现刘玉翠的学问居然不差?
经此一遭,他也发现张悦似乎对算学有些痴迷,还具有一定算学基础。
张义山无奈摇头,但解题能赚钱么,哎,耽误他卖包子了。
接下来,张悦与一堆书生一起,一门心思沉浸在如何破解墙上那道题上。
……
文香酒肆三楼的一扇窗户前,一个头戴帷帽、身着丝制襦裙的十三四岁少女、一个四十岁左右的番人,还有一个三十多岁的胖子,一同静静地看着大街上书生们和张悦的举动。
少女忽然对三十多岁的胖子道:“周平,这女娃若能解了墙上的题,便带来见我。”
那叫周平的胖子急忙弓身应是,而后便退下。
接着,少女对番人道:“你三道题三月至今无人可解全,就不怕大唐人恼你羞辱么?”
那番人弓身回道:“县主,阿罗憾的题定难不住人杰地灵地大唐,解题,时间而已。”
那十三四岁的县主又道:“这种类似于羞辱般地刺激,这时间,你就不怕当今圣人等不了、大唐子民等不了么?算了,今日若再无人能连破三题,明日开市前你便将答案给我,我让人破了吧。”
那叫阿罗憾的番人微微一怔,陷入沉思,国与国文化不同,何况这还是争强好胜的大唐,经过少女的提醒,他本平静的脸上也露出了一丝恐慌。
大唐要做第二的话,谁敢做第一,只会是自取灭亡。
这县主少女的话说得对啊!
“多谢县主提醒,明日一早,我便将答案送到县主手里。”
县主点点头,又道:“你是亡国之人,虽受大唐庇护、圣人眷顾,寄人篱下却决不可锋芒太露,你提议国子监从开算学,有这三个月的刺激,已足够当今圣人在朝堂上与老臣斡旋,通过三省复议已不在话下,你就不要再生事端了。”
阿罗憾忙弓身受教,脸上对这叫“县主”地少女,没有丝毫地不恭敬。
(章12 大侄女的兴趣与爱好<完>)最快阅读最新章节请加入QQ群8:136038580 QQ群9:399062588)
牢记本站最新网址:https://www.shmlou.com
听到书生的咒骂声此起彼伏,张义山眉头微皱。
在他的记忆中,张悦在刘玉翠地教育影响下,虽然行事作风泼辣,但谦让、知礼数,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反常。
其实,张义山不知道的是,他没留意书生的谈话,而张悦却是注意上了。
见张悦有惊无险地挤到了人群前面,他心中稍宽,小孩子拥有好奇心、求知欲,是好事。
就在他准备吆喝卖包子的时候,意外又发生了。
被推搡的书生们,才发现始作俑者是一个十岁的女娃娃,纷纷气恼地看着张悦。
“哼,你是谁家的女娃,如此不懂礼数,你家大人呢?”
“无礼至极、无礼至极,如此女娃,可见她家大人也是蛮横无理之人。”
张义山听到这话一阵脸红,心道,大侄女啊大侄女,你要干嘛,你知不知道,你这样乱来会影响阿叔卖包子的啊。
可是人群太密集,他也没办法进去将张悦拽出来。
又有书生瞧见张悦盯着酒肆墙上贴着的纸张,理都不理众人的针锋相对,就开始嘲笑道:“女娃,你可看得懂上面写的是什么吗?”
“恐怕这缺少家教的女娃,连字都不识。”
“这女娃家的大人也不管管,我等一堆监生都破不了的题,这女娃娃凑啥热闹?”
“真是家教不严,累死双亲啊!”
“哈哈,兄台此言甚对……”
张义山皱眉,事情演变成这样,他必须管管了,免得张悦被人欺负,这左一句“家教不严”,右一句“累死双亲”,若是让这群书生再嘴臭下去,难免不会给张悦造成心理阴影。
张义山打定被书生捶一顿地心思,正要挤入人堆,强行把张悦带出来的时候,只听书生人堆中的张悦说道:“我是识字的,我六岁阿娘便教我识字,酒肆墙纸上写着的是道算学题,‘今有池方一丈,葭深其中央,出水一尺,引葭赴岸,适与岸齐,问水深、葭长各几何?’第一道题破了便会知晓第二道题,再破之,第三题现,如此,连破三题者,便可在文香酒肆连饮三月,浊酒吃食、胡姬歌舞皆免费。”
听着张悦娓娓道来,一干书生瞠目结舌,就连张义山都一脸惊愕。
刘玉翠出生书香门第,张义山是知道的,否则刘家怎么会那么反对刘玉翠嫁给一个耕地苦哈哈。平时刘玉翠教没教张悦识字,他就没有印象了,毕竟他那时候还是“痴症”患者,能记下多少事,只有天知道。
其实大唐是个奔放而自由地时代,没有裹脚布,没有三从四德,女性能不能念书完全取决于家庭经济条件,否则这个时代怎么会出现女皇帝、女权臣、女文人?
“丫头,莫非你也想要解题?”一个书生突然说道,点醒了在场还在发愣的书生,所有人都带着惊愕看着张悦。
张悦触及众人火辣辣地目光,毕竟年龄小,没经历过这样的场合,顿时脸颊红彤彤地,不好意思地低下头,用微弱地声音,道:“我、我也想试试。”
“丫头,这算学可不是识字那么简单哦。”
“这丫头其志可嘉,你还是回去吧,你又没学过算学。”
周围的书生言语中越来越客气,这年月识字的都是文化人,文化人与文化人容易惺惺相惜,哪怕张悦是个只有十岁的女娃。
张悦道:“阿娘教我学过算学地。”又怕旁人不信,继续道:“我八岁便学了小九九歌诀(乘法口诀),九岁便学了《九章算术》,就是没学全。”
这回全场的人都没了动静,那些书生中好多是监生,他们大多人都是到了十六七,才接触算学、才接触《九章算术》这本书,此刻一个乡野女娃娃说八岁就背小九九歌诀,九岁学《九章算术》整整比他们早了六七年啊。
一个书生叹道:“古往今来年幼聪慧者不在少数,小妹妹,你既然学过小九九歌诀和《九章算术》,那就有资格破这文香酒肆的题,诸位说是也不是?”
“这番人的题为难我等三月,欺我大唐无人呼,小妹妹年少,若能解之更秒。”
“说得对,让那番人知晓自己的题十岁女娃可解,气死那出题的番人。”
“哈哈,如此甚妙。”
这回画风突变,之前还人人喊打的张悦,现在又受到这群书生的推崇,这变故让张义山不由得苦笑,心中更是吃惊,以前傻傻的前身,怎么就没发现刘玉翠的学问居然不差?
经此一遭,他也发现张悦似乎对算学有些痴迷,还具有一定算学基础。
张义山无奈摇头,但解题能赚钱么,哎,耽误他卖包子了。
接下来,张悦与一堆书生一起,一门心思沉浸在如何破解墙上那道题上。
……
文香酒肆三楼的一扇窗户前,一个头戴帷帽、身着丝制襦裙的十三四岁少女、一个四十岁左右的番人,还有一个三十多岁的胖子,一同静静地看着大街上书生们和张悦的举动。
少女忽然对三十多岁的胖子道:“周平,这女娃若能解了墙上的题,便带来见我。”
那叫周平的胖子急忙弓身应是,而后便退下。
接着,少女对番人道:“你三道题三月至今无人可解全,就不怕大唐人恼你羞辱么?”
那番人弓身回道:“县主,阿罗憾的题定难不住人杰地灵地大唐,解题,时间而已。”
那十三四岁的县主又道:“这种类似于羞辱般地刺激,这时间,你就不怕当今圣人等不了、大唐子民等不了么?算了,今日若再无人能连破三题,明日开市前你便将答案给我,我让人破了吧。”
那叫阿罗憾的番人微微一怔,陷入沉思,国与国文化不同,何况这还是争强好胜的大唐,经过少女的提醒,他本平静的脸上也露出了一丝恐慌。
大唐要做第二的话,谁敢做第一,只会是自取灭亡。
这县主少女的话说得对啊!
“多谢县主提醒,明日一早,我便将答案送到县主手里。”
县主点点头,又道:“你是亡国之人,虽受大唐庇护、圣人眷顾,寄人篱下却决不可锋芒太露,你提议国子监从开算学,有这三个月的刺激,已足够当今圣人在朝堂上与老臣斡旋,通过三省复议已不在话下,你就不要再生事端了。”
阿罗憾忙弓身受教,脸上对这叫“县主”地少女,没有丝毫地不恭敬。
(章12 大侄女的兴趣与爱好<完>)最快阅读最新章节请加入QQ群8:136038580 QQ群9:399062588)